戲說民權

劇團簡介

民權歌劇團

民權歌劇團以創辦人林竹岸、王束花為核心,整合家族成員與業界優秀演員組成,陣容堅強,均為一時之選,創辦至今將逾五十年,經歷歌仔戲顛峰、衰落及重新定位的精緻時期,淬練出無比精純的藝術內涵。

民權歌劇團成立於1970年11月,當時團址位於台北有名的「戲窟」─大橋頭、民權西路上,創團團主林竹岸先生便以「民權」為名。劇團營業至1986年時曾收班休息,1990年合併新菊聲歌劇團,收編其演員及戲路,再度復班。演出戲路以台北縣市為主,為大台北地區老字號的職業歌仔戲劇團。現任團長林金泉為林竹岸先生哲嗣,自2002年接棒以來,致力於劇團體質的更新與珍貴歌仔戲史料的保存。曾合作過的知名演員有:王束花、鄭錦蘭、玉輝堂、林美香、林美玉、徐碧鑾、謝月霞、蔡美珠、呂雪鳳、王桂冠等,皆為各時代「一時之選」的藝人,目前前場有王蘭花、林嬋娟、陳麗紅、翁麗玲、楊秋萍、吳鳳華、王鈺冠等優秀演員,後場則在林竹岸先生領導下,以堅強的音樂實力獲得學者專家一致讚賞,並將劇目及音樂收錄於國家文化資料庫中,提供大眾閱聽參考。這二十年來滋養了許多學術界的歌仔戲劇目、音樂、表演方式研究,亦以深厚傳統培育青年創作者創新的能量。

民權歌劇團以敬業優異的演出獲得許多肯定,1996年臺灣地方戲劇比賽北區決賽的冠軍,並於2004年以《花田錯》一劇榮獲臺北市地方戲劇觀摩匯演優勝團隊。2003入選台北縣傑出演藝團隊,2005、2006年更連續兩年入選文建會優良演藝團隊扶植計畫。當家苦旦林嬋娟(團長林竹岸之女)以及劇團副生陳麗紅,皆有豐富的舞臺經驗,於1996年臺灣省地方戲劇競賽中,分別獲得年度最佳旦配角與生配角之個人獎項。2004及2006年,林嬋娟小姐再度以《花田錯》春蘭及《九曲橋》寇珠,兩度榮獲臺北市地方戲劇觀摩匯演優良表演個人獎的殊榮。創團團長林竹岸亦於2006年獲得最佳樂師獎的肯定,更在2010年獲頒台北縣傳統藝術藝師殊榮,以「歌仔戲文場音樂」登錄於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之「傳統表演藝術-戲曲」類,表揚其從藝五十多年來的成就。2018年更獲選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-歌仔戲後場音樂保存者(人間國寶)。戲劇總監王束花女士為內、外台歌仔戲資深藝人及知名小生,功底深厚,能整編豐富之歌仔戲劇目。

民權歌劇團保存內台、外台幕表戲劇目多達上百齣,包含古路戲和不同風格的胡撇仔戲代表作。2001年起民權陸續著手對經典經目加以錄製保存,並由王束花女士口述傳承,有計畫整編傳承眾多老戲劇目,致力保存歌仔戲表演藝術。

老團長林竹岸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團文場陣容。老團長林竹岸為頭手絃吹,早年曾多次赴東南亞參與巡迴公演,其精湛的技藝及為人處事,深獲同業好評與敬重。除此之外,林家的三位公子,也在其父耳濡目染地薰陶下,分別參與劇團行政與文場樂師的工作。王金龍擅笛簫等吹管樂器,林金池負責Bass與絃吹等,現任團長林金泉精通各項歌仔戲傳統樂器(大廣弦、椰胡、三弦、嗩吶、鼓)及西洋樂器鍵盤、電吉他之演奏,中西兼融,琴藝頗具乃父之風,並為團內專任之音樂設計,亦指導大學歌仔戲社團、社教機構藝研班之後場演出。民權擁有臺灣歌仔戲界少有的堅實後場陣容,除展現歌仔戲各發展時期吸納各劇種曲牌之特色及歌仔戲韻味,亦反映臺灣歌仔戲之語言、音樂審美,可謂前後場兼具深厚基底之傑出歌仔戲劇團,具珍貴時代意義與代表性。

民權多年來用心薪傳推廣,強化前後場年輕世代傳承,於大台北之社區開設歌仔戲研習課程、巡迴各國小校園辦理推廣演出、扶持大學歌仔戲社團中愛好戲曲的青年學子、於新秀戲苗中授徒培育專業藝生等,藉由長期投入薪傳工作培育不同世代的戲曲種子,促進當代歌仔戲深耕傳播,為臺灣歌仔戲延續旺盛生命力。

呈現精采演出、得到觀眾肯定,一直是本團所秉持的理念。目前劇團仍以外台廟會演出為本源,為觀眾傳遞著民間社會最真實的喜怒哀樂,近年來也多次舉辦大型公演製作,無論是為傳統戲開發新風貌的古戲今風,或是深化主題內涵與強化表演力度的全新創作,民權都全力以赴,勇於創新。未來民權歌劇團將投入更多心力,致力於歌仔戲藝術的創作、發展、保存與薪傳,期望藉由「傳統中見新意」的用心製作,能為歌仔戲的未來貢獻一份心力。